-
-
微信:fengduji
-
-
邮箱:31531999@qq.com

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一场漫长的长跑,而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。在这重重障碍中,叛逆期也许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。
上网查一下关于叛逆期的定义,是这样的:“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,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成人(尤其是父母)的监护。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,而以成人自居。为了表现自己的‘非凡’,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。”
不轻信,认真了解叛逆期
在人的一生中,通常会出现三次叛逆期,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2.5~3岁之间,第二次叛逆期会在7~9岁之间,第三次叛逆期会在孩子12~15岁之间。
孩子2.5~3岁的时候,就会从之前的“小乖乖”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“小恶魔”。凡事总喜欢以“不”字打头,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“不”字来回应。他已经基本会自己吃饭、自己走路跑步了,这个时候他的视野开始开阔。
此时,他的脑袋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世界,于是他的意识会认为一切都是他的。所以他需要什么的时候,会直接去拿,而不管这是不是他的。如果这个东西是需要买的,或者是别人的东西,爸妈就会去制止他。而制止他的后果,就是孩子的哭闹。
孩子在7-9岁的时候会迎来第二次叛逆期,通常和他上小学的时期是比较吻合的。由于幼儿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反差实在太大,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表现。
于是,父母开始用“讲道理”“催促”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学习为重。而孩子这个时候仍然希望按照之前的方式生活,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,还是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地撒娇,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。于是,爸妈和孩子就会产生一些冲突。
孩子在12-15岁之间,还会出现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叛逆期,这通常是伴随着孩子的青春期而来的。孩子此时的视野和见识变得更加宽阔了,他会发现他学到的内容和看到的社会是不相符的。此时,他开始尝试按照社会的方式去理解学校的学习。这在“大人”的眼中是比较“反动的”,于是大人开始了“镇压”。最终,基本上会以小孩的无奈接受而告终。
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被父母“镇压”的后果
所有的叛逆期的表现,根源在于家长先入为主,为孩子所有的行动做主,变成了孩子人生的守门员。而这些导致孩子生活中缺乏创造,于是爸妈和孩子方面就生活的主动权展开了激烈的对话。
而要解决叛逆期困惑,我们首先需要重新定义叛逆期。
叛逆期=探索期
为什么要叛逆? 因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,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,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,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“棋子”了。
孩子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,只不过他需要我们的抚养和监护。所以,对于孩子来说,他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,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要求,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。
虽然他们不是成熟的,但要作为成熟的人去对待。而作为家长,我们唯一要做的,就是保持自己的成年人状态,尊重孩子的独立。我们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,鼓励他有更美好的愿望。我们为孩子创造宽松、积极的成长环境,让他为自己的愿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。同时,哪怕我们不同意,我们也激励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。
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,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,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,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!
也有许多父母担心,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,任其为所欲为了呢?其实,我们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,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。
如果,他走向正确的方向,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;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,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,陪他一块爬起来。
各位爸妈们,你们愿意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,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吗?
免责声明: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若有相关侵权,请联系本号后台处理